从一开始的“领命”到内心深处的“自觉”,从“碎片化思考”到“系统性整合”,从“做减法”到做好“加减题”……“双减”政策落地后,学校如何躬身入局,找到本校的落地路径?这是一道检验校长育人智慧、教育情怀和使命感的必答题。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,越来越多的校长对“双减”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,这些思考与实践也在引领着“双减”走向“优化”和“精准”。
这期间,各学校推进了什么样的政策,上演了怎样的“破与立”的故事,又发生了哪些“大变化”?让我们跟随几位校长的视角,了解“双减”政策带来的变化,寻找“双减”一年后“加”“减”之问的答案。
从“领命”到“自觉”
“加”与“减”齐头并进
“一年来,‘双减’政策带给我的最大变化,是将对教育的碎片化思考转化成系统性思考,对政策的理解也由‘认可’到‘深入其中’,再到‘发自内心、由内而外地主动执行落实’。”提及“双减”政策,山东省济南砚泉学校校长颜世民这样说道。
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,在“减”的过程中,砚泉学校积极在做“加法”。
“学校给出的是‘一减两提三增加’的举措。”颜世民表示,“一减”是指减少作业负担,“两提”则指提高课堂质量、提升作业质量,“三增加”指的是增加社团课程、劳动课程、生活实践。具体而言,学校设置基于学生主体的“生本”课程,以多彩、普及、有效为原则,开设理想声音研习社、绢印版画、星点绘画、小平实验室创客、木工坊等14个社团,并基于对学科的研究开展以学科为本的“科本”课程,在延时服务中增加语文、数学、英语趣味课本剧的排演以及各学科趣味探究游戏。
“‘双减’推进的过程是破立结合的,在不断的探索中走向深化。刚开始只是做减法,但缺少有效的抓手。慢慢地找到抓手了,就开始思考加什么、怎么加的问题,各项政策也越来越精细。”颜世民说。
“‘双减’政策落地后,学校的教育职能发生了变化。无论是角色定位、培养目标,还是教育生态都发生了改变。要深入落实‘双减’政策,学校要构建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的教育新生态。”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校长杨兴永表示,学校在课业负担上做减法的同时,还努力在教学方式、作业设计、服务能力、课后服务体系构建上做加法。
通过思维生长课堂的构建,甸柳一小将教的方式由“传统的传授”变为“现代的体验”。在作业设计方面,学校将作业设计与课前、课堂、课后等教学环节紧密关联,并分基础、拓展、培优三个层面分层布置作业。此外,学校将学生的作业能力培养纳入课堂教学,让作业改革更加深入。
学校12类、30多种“生长+”课后服务课程,惠及1400多名学生,成为学生发展的又一沃土。“‘双减’时代呼吁学校回归教育本质,修炼内功,真正走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。无论是加还是减,最终都是为了守好教育的主阵地、构建学校的教育新生态。”杨兴永说。
“‘双减’既要减轻负担,又要求高质量,这就需要学校不断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,不断提升育人质量。”在济南市市中区汇诚小学校长张绪昌看来,“双减”落实的着力点不能仅放在作业、课后辅导的优化上,这将难以达到“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”的根本要求,“‘双减’背景下的改革路径,必定是基于学校办学脉络、整体化推进的系统变革。